當前位置:首页 > 休閒娛樂

最簡單的山水畫怎麼畫

Q1:許吉爾的山水畫怎麼樣?

這首先要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喜歡什麼樣的畫。別人說他的畫不行的,說不定你還認為他畫得很好。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大眾化的人,你喜歡的也是大眾化的東西,那麼離掛這幅畫在你的辦公室也也沒有什麼。只要你自己喜歡就行,管別人說什麼呢,你說是吧?

但是,如果你想檔次高點兒,專業一點兒,那我建議你最好不要在辦公室掛這樣的畫。因為稍有點水平的人都會覺得這幅國畫不怎麼樣?這確實就是一副典型的行畫、菜畫,很俗氣的畫。

好了,我們來簡單說一說國畫的基本標准。國畫首先講究的是用筆用墨,講究它的韻味。這種畫用筆刻板,沒有一丁點兒書法用筆的瀟灑內涵和遒勁之力。畫這種畫的人只是在模仿,在描摹,在極意刻畫,是照葫蘆花瓢。書畫同源,書法和國畫兩者都須骨法用筆、線條執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

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方能氣韻生動。所以真正的國畫,講究的是用筆的蒼茫、瀟灑、處處骨法用筆,線條靈動瀟灑,是畫家自身人格的跡化和表現。一幅畫面要有意境,畫外有畫,有些地方要密不透風,而有些地方又要疏能跑馬,甚至會有大片的空白。整個畫面看上去應該是很雅致、很空靈。而不是像這幅畫,看著是大紅大綠,一覽無余。

欣賞國畫和畫國畫一樣,你需要有相應的審美能力和人格修養以及高雅的情趣,才能欣賞得了一幅比較高雅的中國畫。古今中外,藝術從來都是曲高和寡的。真正好的東西,往往是少數人才能欣賞得了。國外像梵穀的畫,國內像黃賓虹的畫,很多人都欣賞不了。所以我們要想認識一幅好的國畫,就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提高這方面的修養,然後你才能從內心真正認識到一幅好國畫它究竟好在哪里!

WWw.bAzHisHi.cO☆M

Q2:山水畫怎麼畫

千年來中華民族尤其是中國文人階層對山水情有獨鍾,不論是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長者智慧,還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情結,亦或是“可游可居”的精神追求,無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山水的獨特情懷。中國畫中的主流和大宗是山水畫,而山水畫也真正體現了我們的審美文化和民族精神:把山水作為繪畫的題材,也作為文學等其他藝術樣式的題材,這標志著中國人對自然的審美意識開始覺醒,也標志著中國人“天人合一”哲學觀念的最終完美體現。
歸根結底,山水畫不同於花鳥畫、人物畫,最為重要的在於構境,“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境。但是,在歷史上,山水畫的發展也經歷了由實用到技法再到審美、意趣的不同追求。
如果詳細研究,可參考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和牛克誠的《色彩的中國繪畫》,這兩本書會讓你完全了解山水畫,從材料、技法到歷史、品評都有。
這是一個很難直接回答的問題,“怎麼臨摹”包括選摹本,臨摹的技法等,很難全面回答。現就我的認識,回答一部分:
首先,摹本的選擇上。古人沒有今天這麼多的印刷品,所以能夠見到的作品肯定是有限的(除了宮廷畫家和收藏家)。但是有一點,他們所臨的都是“真跡”,哪怕是贗品。直到清代出現了《芥子園畫譜》的廣為流傳,才開啟了臨摹豐富的道路,包括齊白石等都是從臨此書開始。
因此,很多畫家形成了強記的本領。比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沈周曾經收藏,後來借給一個朋友,但此作品被盜,沈周痛苦萬分,不得已根據記憶將此畫作默寫出來,故有兩幅《富川山居圖》流傳後世,沈周之作可補黃公望之作缺失部分。近現代的陸儼少家境貧寒,故留戀裝裱店,形成了強記的功夫,回家後就將此默寫出來。因此在寫生中,從不現場作畫,而筆筆生發,進入自由王國(李可染的評語),不可不說與其少年時形成的強記本領有關。而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也是在記憶中畫成的。
第二,關於臨摹的選本真偽和清晰與否上。現在的觀點,大部分認為名家珍品和高清版本為上。這是有道理的,這樣可以盡可能的體會大家筆意、構境等。
但是,歷史上也有不同者。如書法家王鐸,真品、贗品都臨摹,最終也成就很高。近現代的賀天健,要求摹本不要太清晰,這是怕完全鑽進去了,走不出來了,但這要求必須有名師指點,否則容易走彎路。清代鄭板橋亦言“十分學七要拋三”,即是活學。
我認為,應該專研一家,走進去,然後再走出。如當代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批,張偉平、林海鍾、張捷、張谷旻,以及後來的丘挺,都是有較深的臨摹功力,尤其丘挺,可以將王蒙的《青卞隱居圖》背臨,局部可以達到跟原作一樣。這樣的底子,然後創新,才能有根基。
臨摹的作品上,中國美術學院有十幅大畫,包括董源《夏山圖》,巨然《層岩叢樹圖》,郭熙《早春圖》,范寬《溪山行旅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夏圭《溪山清遠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具區林屋圖》,倪雲林《漁莊秋霽圖》、《容膝齋圖》等。
第三,臨摹道路上。中國美術學院的顧坤伯老先生,主張由清朝,上溯明、元,直到宋。但陸儼少主張從宋朝大畫開始,十幅大畫也是他傳下來的。我認為可以不拘一格。
至於山水畫形式風格和歷史的著作,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是歷史演變的,牛克誠《色彩的中國繪畫》是將風格的,兩本結合,效果會很好。但是,一定要能夠讀透,否則,難有收獲。
臨摹,還要注重紙張和毛筆。關於紙,這個變化太多,以前的絹帛,後來檀書皮作的(後來檀書被用盡了,所以少了),再到後來秸稈作的,都不一樣。至於日本盜用中國技術做的宣紙,細膩有余,但不盡好用。今天的宣紙,尤其是紅星的,臨摹明清的水墨作品還是可以的。但是,如元代王蒙的《青卞隱居圖》等,則需要煮捶宣,半生半熟的。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需要說的太多。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希望上面的對你有所幫助吧。
如臨摹宋人山水,須用相對熟的絹。不過那時的紙和現在紙根本不同,本身滲水性差;
而臨摹元人如王蒙的山水畫應用半生熟的煮捶宣,既可走動筆線,又能反復積墨;
到了明代,有宣紙,那時的宣紙是用檀樹皮做的,紙既光潔,又能存墨;後來檀樹皮用光了,改用稻草,雖然光潔,卻不流暢,墨色效果較差;日本紙細膩有余,但太過工細,用起來發康。
基本而言,從花鳥畫的大寫意開始,但代表它們的里程碑沈周、徐渭所用紙雖為生宣,但與今之生宣亦不同,尤其沈周之畫,多用較熟的紙。
在今人體系中,如賈又福,讓學生主臨三家:范寬、石濤、龔賢。今學生頗多喜龔賢之積墨,竟用生宣臨摹,畫面多有烏濁之氣,謬矣。
現在多用臨寫意花鳥的點染丶點寫之法臨古代山水、創作當代山水,不免薄氣。對於今人之行為,上海大學徐建融極為不滿,提出"革生宣紙的命",雖有偏激,但亦反映出來今人多用生宣,缺少唐宋之苦心經營。

Q3:怎樣畫簡單的花草樹木水墨畫

簡單的國畫入門起步,簡單又好學

可以按照圖片臨摹,然後掌握用筆之後再提升臨摹或寫生

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1、絲瓜的畫法

2、葫蘆的畫法

3、荷花的畫法

4、仙人掌的畫法

如需更多 我可以把文件發給您~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