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美食佳飲

正宗臘肉的醃制方法

Q1:廣東臘肉的醃制方法

原料:
五花肉5000克,糖250克,細鹽250克,高粱酒150克(最好50℃以上),生抽40克,老抽20克,最後燒開水,水開後放置50℃備用。
醃制方法:
1.將買回來的肉不要洗,在肉皮處刺一小洞(主要是用來穿繩線晾掛),然後用盆放入五花肉把原料倒入盆內揉搓後等5小時(留少許酒和生抽)。
2.5小時後把燒開50℃的水用另外一個盆裝入,把肉拿出來每條在開水盆內洗淨,把原來盆里的原料倒掉洗淨再把肉放回原盆,最後再放入少許生抽、酒,放置8小時。
3.8小時後拿出肉,放置室外晾掛,如天氣比較干燥有風,晾曬三日後即可食用。
特點:
金黃色,味香鮮美,有咸甜的味道,如蒸公尺飯時跟公尺飯一起蒸煮,公尺飯的味道更是香味撲鼻!

Q2:北方臘肉的醃制方法

在(北方)怎樣醃制臘肉我國南方各省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都有醃制臘魚臘肉的習俗,但其醃制方法各有不同。有說臘肉就是咸肉或熏肉的。這種叫法或在統稱上沒什麼錯,具體醃制方法和口味卻有很大區別。具體說來,僅僅經過醃制的叫咸肉,經風或曬干脫水後的叫臘肉,又經熏制或醃制後直接熏烤脫水的才是正宗的熏肉。咸肉在口感上缺乏特有的香味,所以並不獨具誘惑,充其量屬於食物的一般保存方法,只有進一步加工成臘肉或熏肉後才是獨具誘惑的美味佳肴。而臘肉因干燥方法不同,又分風制臘肉和曬臘肉(風干的醃雞醃鴨因此而被叫做風雞風鴨)。風制臘肉相較於咸肉,口感的確好多了。但與曬臘肉相比,卻又差了很多。老販子雖是河北人,但自江西長大,自然對江西臘肉格外偏好。遇到家鄉來客亦不忘推薦之,從醃制方法到如何烹調,不可謂不算詳盡。然再度相遇詢問之下,竟無一人成功。不曾詳究,以為把握不周。及至赴京長住,遇江西友人自江西捎臘肉進京,疑其舍近求遠為何不在北京醃制?答曰:氣候過於干燥無法醃制。聞言,老販子不禁捧腹大笑,反問:“只知連綿細雨陰冷潮濕無法醃制臘肉,何來過於干燥一說”?友人嗔道:“汝或一試”?販子笑而不語。月余,販子請友人過宅一敘。備小菜數碟,勉可下酒。君不言可口,惟有臘肉炒辣椒頗為朵頤,大啖之。余笑問可食否?君曰快哉,又問何人何時捎來雲雲。老販子故作正經狀答曰:“老販日前回江西特為你今日所需而備”。友人大呼調侃,

Q3:臘肉有幾種醃制方法和口味?

提起臘肉,在我記憶中,最具深刻印象的要數——安徽臘肉了。

大二那年,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攝影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去安徽攝影。除了滿地的油菜花,要數這懸掛在房頂或者高牆的臘肉引人注意了,也被眼前的這一幕震驚到,白色牆壁襯托的臘肉格外好看。

特意咨詢了一下當地的一位老婆婆,當地正宗臘肉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豬肉、雞、鴨或魚肉買回家洗淨,用粗鹽均勻的塗抹,放在盆里放一天以後掛起來風、曬干,在太陽下曬,出油最好,半個月後就干了,可以吃了。注意的就是天氣,如果天熱了的話是不能做到,會發臭的。

安徽臘肉口感偏咸,最經典的吃法是蒸公尺飯的時候放在最上面,臘肉的香味兒直接滲透到公尺飯中,是不是已經流口水了呢~

圖片轉自網路

Q4:自己醃制臘肉的方法?

那是咸肉,不是臘肉
四川、湖南和廣東的臘肉制作,在調料上有所區別,但整個制作過程異曲同工。
選肉 最好選擇豬前腿和後臀尖肉,這兩塊肉肥瘦搭配均勻。不過對於四川和湘西的百姓來說,豬的全身都是寶,各個部位都可以用來做成臘肉。
醃制 將肉分成一斤半左右一塊,這樣容易入味,而且易於懸掛。將鹽均勻地塗抹在肉上,再放入密閉容器內醃制一個星期左右取出。除了食鹽以外,各個地方還會根據當地口味加入其他的調料,比如四川和湖南人會加入花椒,而廣東人則會加入適量白糖和自家釀制的公尺酒。
煙熏或風干 湘西臘肉多是懸掛在火堂(農家用來燒柴火取暖的廳堂)上方熏制三個月之久,熏好的臘肉有很濃的臘香味,但煙熏味並不重,這也正是湘西臘肉的妙處。
四川臘肉則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濕的松柏樹枝輕度燃燒所散發的煙來熏制一個月左右,這種肉叫熏肉或熏臘肉;另一種則是將醃制好的肉放在通風處自然風干,這樣的叫做風干肉或咸肉。據廚師介紹,風干肉的香味大概可以達到熏臘肉的六七成。
四川臘 四川人嗜辣,臘肉也要辣。四川臘肉肉質紅亮,咸鮮適度,並具煙香之味。
臘腸是用豬的小腸衣灌入調好味的肉料制成。其中因為加入了花椒、辣椒、鹽等調料,麻辣純正。 臘肉一般是由豬肉經過鹽浸漬數日,而後經過柏樹枝條樹葉熏烤和涼干的工序。其獨特的煙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難以忘卻。
湖南臘 在湖南,臘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及至清代,湖南的“臘味合蒸”已經成為了馳名中外的特色菜。聲名遠播的湖南臘肉,仍然以農家土制的出品為最精,而且做法越土臘肉的味道越香。
除了松樹枝、稻草、木柴等也可以成為煙熏的燃料,使得肉類香味各異。不僅燃料多樣化,做臘肉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除了臘豬肉,臘雞、臘魚等其他臘味也很有名。
雲南臘 雲南的臘肉由於是山地里放養的土豬豬肉醃制而成,因此其肉質較普通臘肉更為細嫩,而且有獨特的香味。采用當地獨特的松枝熏制而成的臘肉,切開之後瘦肉會呈現出令人垂涎三尺的玫瑰色,而油脂部分則呈現雪白的顏色。
宣威火腿是雲南臘肉的頭牌菜,可與浙江的金華火腿相媲美,其香味、咸味雖然略淡於金華的南腿,但勝在腿身肉味較濃,肥膏較多,那一層頗厚的脂肪,是其中的精華所在。瘦小堅硬、收藏有年的宣威老火腿,即如名嘴老饕,也要為之傾倒。
貴州臘貴州的臘肉是要上吊熏坑至少三個月的,由於長期在灶房里掛著,看起來難免黑不溜秋的,好像很髒。但是連皮帶瘦肉切成薄片,一蒸,端上桌來卻是油亮油亮,香氣四溢,非常誘人。肥肉晶瑩剔透、有膠質的嚼頭,瘦肉綿糯綿糯的,都帶著松柏特有的清香,吃到嘴里是說不出的爽口,絲毫不會覺得膩。
wWW.BAzHiShi.%Com

Q5:求臘肉的醃制方法

四川臘肉做法如下:
1、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l公斤、厚4—5厘公尺的標准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高粱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干碾細。
2、醃漬有三種方法:(l)干脆。切好的肉條與干醃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余干醃料敷在上層肉條上,醃漬3天翻缸;(2)濕醃。將醃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醃漬液中醃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將肉條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醃漬液淹沒肉條,混合醃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3、熏制有骨醃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引燃木屑,關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熏房內初溫70℃,3—4小時後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
我是從 珊珊蒲江特產 店鋪老板那里曉得的,不過過程還是比較復雜的,我最終選擇在 珊珊蒲江特產 買了,沒有自己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2747671.html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