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指的是誰

Q1: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的是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傳統上指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蟬(閉月)、楊貴妃(羞花 )。
沉魚
傳說西施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貌,都驚艷得沉入江底。
落雁
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閉月
傳說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禪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
羞花
傳說楊貴妃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都羞得低下了頭。
一、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的一位賣柴人的姑娘,因為生得艷麗絕倫,她在河邊浣紗時,清轍的河水照著她美麗動人的人影,使水中的游魚竟忘了游水而慢慢沉入水底,所以便西施為“沉魚”的雅號。因越王勾踐為報滅國之仇,對吳王夫差施行“美人計”,她被選中。吳國破亡時,因為她太美貌了,怕這股“禍水”再殃及越國,被越軍沉到江底淹死了。
二、王昭君,西漢時期一貧困女子,姓王,名嬙,字昭君,今湖北姊歸縣人。據說王昭君在離家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勾起了無盡的鄉思,為禁彈起了琴弦,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看到她美麗的容貌竟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到地上,所以,王昭君便得了一個“落雁”的美稱。她是一個才貌雙全的正妹,自漢元帝即位時選入宮中,因見不皇帝而倍受冷落,心中自然不悅。在與匈奴和親時,王昭君聞訊後權衡輕重,便自願嫁到匈奴,為維護漢匈兩國的友好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
三、貂嬋,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大臣王允府中的一名歌妓,因有超群的美貌,又能歌善舞,深得王允的寵愛。據說,有一天晚上貂嬋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比不過我女兒的美貌,也慚愧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貂嬋由此被人稱作有“閉月”之美。時值董卓專權,獨攬朝政,東漢已名存實亡。司馬王允為了要殺董卓,離間董卓與義子呂布的關系,設下“連環計”:即先將16歲的貂嬋許嫁呂布,接著又把貂嬋送給了董卓,造成董卓奪呂布所愛的假象,貂嬋也故意勾引呂布於後花園,被董卓看見,導致董卓與呂布干戈相見,最後董卓被呂布殺掉,娶貂嬋為妾。其實貂嬋既不愛董卓,也不愛呂布,她只是被用來充當誘餌,只不過是權貴們手中的玩物或犧牲品。
四、楊貴妃,原本是洛陽一小吏養女,取名太真,小字玉環,今山西水濟人。初為唐玄宗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一名妃子,因天生麗質,被李隆基看中而選入宮中,天寶四年(745年)封為貴妃。傳說她有一天到花園賞花解悶,無意中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馬上卷起了葉子,唐明皇贊嘆她有“羞花”之容。後因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把持朝綱,滿朝怨恨,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楊貴妃棄位逃跑途中,將士嘩變,殺掉了楊國忠,並逼唐玄宗賜楊貴妃自縊而死於佛堂。可憐這位受寵皇恩的“絕代佳人”,其結局也只為過是皇帝保命的殉葬品。
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來自四位正妹的典故。花,月都是古代人們心中美麗的代名詞,比花美,比月美,可見其美貌非凡;魚游水中,雁翔天上,為美人所打動,可見其美貌過人。古人本來用這四個修辭來形容四大正妹,後來更廣泛的用於形容人的美貌。

Q2: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什麼意思??

沉魚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意思: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閉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意思: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擴展資料: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常用“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來形容女子之美。原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是中國古代四位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的代稱。每個代稱里又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沉魚——西施浣紗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相傳有一次她在河邊浣紗,清澈透明的河水映照著她美麗動人的身影,水中的游魚竟忘了游水,慢慢地沉入到水底。西施便得了個“沉魚”的雅號。

二、落雁——昭君出塞

漢代王昭君是個才貌雙全的美人。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選她與單於結成姻緣。在離家的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勾引起無盡的鄉思,觸景生情彈起琴弦。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竟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地上。王昭君便得了個“落雁”的美稱。

三、閉月——貂蟬拜月

貂蟬是漢獻帝的大臣王允的歌妓。她不但貌似明月,且能歌善舞。一天晚上她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比不過我的女兒,都害羞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從這以後,貂蟬又被人稱作“閉月”。

四、羞花——貴妃醉酒

楊貴妃唐代正妹楊玉環被唐明皇選進宮後,整天悶得慌。一天,她在花園賞花解悶,無意中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馬上卷起了葉子。唐明皇贊嘆她有“羞花”之容,稱她為“絕代佳人”。

Q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來歷是什麼?

在小說中尤其古代小說中筆者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女子之美,原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古代的四大正妹一一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的代稱。

每個代稱里都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沉魚一一西施浣沙之故事

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國的一位有名的女子,相傳有一次她在河邊浣沙,清澈透明的河水映照著西施美麗動人的身影,水中的魚兒竟忘記了游水,慢慢地沉入水底。西施由此便得了個"沉魚"的雅號。

落雁一一昭君出塞之故事

漢代王昭君是個才貌雙全的美人,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就選她與單於結為姻緣。在離家的途中,王昭君看到遠飛的大雁,不由得引起無盡的鄉思,觸景生情她彈起琴弦,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竟忘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在地上。昭君得了"落雁"的美稱。

閉月一一貂蟬拜月之故事

貂蟬是漢獻帝的大臣王允的歌妓,她不但貌似明月,且能歌善舞。一天晚上貂蟬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也比不過我的女兒,害羞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從這以後,貂蟬又被人稱作"閉月"。

羞花一一楊貴妃觀花之故事

唐代正妹楊玉環被唐明皇招進宮後,整天悶悶不樂,一天她到園中賞花解悶,無意中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馬上卷起了葉子,唐明皇贊嘆楊貴妃有"羞花"之容,稱她為"絕代佳人"。

以上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來歷。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