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休閒娛樂

國小生必讀的國學經典

Q1:國小生如何學習國學經典??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小生學習起來比較有難度。建議家長先學習一下,然後再教孩子。你可以參加方太的“青竹簡國學推廣活動”,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中有專門針對中國小生的國學學習活動,比較通俗易懂。

Q2:國小必讀的國學經典,國小生應該讀的國學經典有哪些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到詩詞曲賦,再到《詩經》、《史記》、《論語》等。

Q3:國小生必背三十條國學經典

代文學經典,我常給孩子讀古文觀止里面的文章,孩子還喜歡讀莊子、列國傳、孫子兵法等等。
這些對於國小生來說可能難度較高,會抹殺孩子的興趣。但是因為之前我給孩子搭計程車古文基礎比較好,給他買的(國小生小古文200課)四冊書他已經都看完了,之後再學起這些名家名篇就容易很多。
如果是初學古代文學,可以先讀一些生動有趣的書籍,像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些,琅琅上口,里面包含很多學問的,也很有趣。
還是推薦系統的看下一套書。(國小生小古文200課)就可以讀,涵蓋所有經典的古文、詩詞,還有有趣的插圖,孩子學起來並不難~先培養孩子對古文的興趣吧。

Q4:國小生應該讀的國學經典有哪些?

推10本左右適合課余時間讀的吧

1《文言淺說》瞿蛻園 周紫宜

2《語文閒談》周有光

以上兩本都是篇幅小,內容有趣的書。

《文言淺說》是一本文言知識的入門讀物,介紹了文言的發展,文言的特點,包括助詞的用法,文言應用范例什麼的。

《語文閒談》是趣味性的“閒書”,系統知識的讀物,類似於語文的八卦吧,基本上是小品文。簡短有趣

雖都是戔戔小書,讀起來卻津津有味,受益匪淺,語文課上可以用得上,課外也能增加很多談資。

另外提一下,周有光老先生今年111了,但筆耕不輟,前幾年還出了一本新書,欽佩之至

3《古文觀止》吳調侯 吳楚才

大部分都是古文精品,算古文入門讀物,但遺憾的是受吳調侯、吳楚才這兩個編著者的學識所限,很多先秦好文並沒收集

4《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

5《大國崛起》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寫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大國崛起》寫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

這兩本書對文科生可能更有意義,漢唐宋明清這幾個朝代的政治制度變革,在高中古代史里全是重點內容;西英法德俄美日這幾個國家的改革崛起歷程,更可以說是半個世界近代史,讀完就是賺到。《歷代政治得失》我讀了兩三遍

6《圍城》錢鍾書

這本書不用贅述了,經典,我讀最多遍的書之一。電視劇也很贊。不過我也有同學說錢鍾書愛掉書袋(估計是看了王朔的《知道分子》)

另外我還想推薦下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 《人獸鬼》,都是風趣且不厚的書

7《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

王小波的書,基本都很喜歡,總的來說他的文風是荒誕的吧,《黃金時代》里的那些不可描述好像也挺符合青春的氣息哈哈哈

8《活著》 《許三觀賣血記》 《兄弟》

國中的時候用手機看過一次《活著》,看哭了,高中買了書看完之後又哭了。《活著》《許三觀》總的來說都是寫苦難和主人公精神上的救贖。

《兄弟》的話,敘事風格還是延續《活著》《許三觀》,不過我更喜歡前兩本。

9《解憂雜貨鋪》

東野圭吾的書都是情節跌宕起伏,語言流暢簡練的,都可以讀。我推薦這本,是因為這本更溫情吧。

10《平凡的世界》

推薦的唯一大部頭的書,真的,早讀比晚讀好。只可惜路遙早逝啊

Q5:國學經典聽讀機對國小生有用嗎?

回答一下?

提問者,不知是聽過這類課,還是從事這個行業。

兒子上幼稚園大班的時候,有一天忽然帶回來一個參加國學講課的入場券。很激動,興奮,因為在在此之前,學校曾經也組織這類的學習,很有收獲的,所以,那天,什麼都放下了,專門去聽課。

很正規,從進大門,就有志願者指引,然後入座,開始有影片播放,都是勵志教育的,而後主持人講老師的資歷,老師上台,從誦讀《朱子家訓》《孝經》開始,講童蒙養性,兒童養正,少年養志,聽國學,聽音樂,聽英語,一套下來,感覺良好。最後推薦了播放器。

心動啊,聽她一說很有道理,奈何囊中羞澀,無法購買。後來還隱隱不甘,對孩子好,怎麼沒能做到啊。

兒子上一年級了,又帶回一張入場券,也是國學講堂,只是講師變了。又急急參加,可感覺怎麼這麼熟悉,一切如此一模一樣,忽然發現,是不是賣野藥的?越聽越是啊,一切都是一樣,套路啊,都是一般套路。最後也就沒買播放器了。

國學真的這樣有作用?那麼清朝積弱百年,而且後來,被人欺辱至此,難道不是學國學的?那些歷朝歷代,亂臣賊子,貪官污吏,不都是讀國學聖賢書,開始的?民國大師,極力推崇西化,為了什麼,也許是因為局限性,是錯誤的,但根本為什麼?

豁然想明白了,國學是好的,但看如何讀,誰讀?而今社會,國學是無處不在的,卻又是隱逸的,只存儲在平時的角角落落,不是平時必須的。

於是,我明白了,播放器,是好的,但不是必須的,如果家庭富裕,買了給孩子又何妨?如果感覺到有些吃累,也不必購買了。若有心,何處不能讀書,若無心,哪里也不能讀書。

後來,又參加了好幾次,才明白,這都是套路,只是銷售。

這里,我說一下觀點,可以擁有,不是必須。另一個,國學,值得學習,卻不是萬能鑰匙。

Q6:國學經典朗誦,哪些適合國小生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老子》、《莊子》、《增廣賢文》作為國學中經典之經典,鑄就“國學蒙學之最、中華不可或缺之魂”。這些很適合國小生朗誦。

0-13歲是兒童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經過近幾年的實驗證明,兒童進行國學經典誦讀2-3個月後就會發生明顯改變。從開始的每天記憶20-30個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記100-200個字。許多兒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萬六千字的《論語》熟背,其記憶潛能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得到開發,幾萬字的古文背誦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難事。

實踐證明,有多動症、感覺綜合失調甚至自閉症的孩童,學習國學一段時間後,境況會大為改善。這些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後連貫,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堪稱國學經典。古往今來,無數少年兒童從中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拓展資料:

朗誦,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透過朗誦,大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匯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鑒別能力。因此,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