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知識百科

寶寶大便什麼時候成形

Q1:四個月的寶寶,大便還沒有成形,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4個月寶寶大便沒有成型,是正常的。寶寶大便什麼時候成型?一般在添加輔食以後,寶寶的大便就逐漸成型了。

因為母乳含有豐富的低聚糖(可溶性纖維素),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讓母乳具有"輕瀉"作用,所以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常常比奶粉寶寶的便便偏稀。另外,母乳中還含有乳糖,當腸道受到任何原因的侵擾時,會致使小腸黏膜上的乳糖酶減少,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脹氣、稀水便)。

只要寶寶大便性狀未改變,一天大便的次數沒有突然增加3次以上,就不是腹瀉,也就不用擔心了。

Q2:寶寶大便長期不成形,這是怎麼回事?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糖果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寶寶便便是用來判斷寶寶身體健康的依據,寶寶的腸胃功能發育都不完善,對食物的消化也不完全相同,不同食物和餵養方式都會影響寶寶便便。

寶寶先天脾胃較弱

寶寶大便不成形可能是由於寶寶胃腸道功能紊亂、脾胃虛弱、患有結直腸炎導致的腹瀉等原因。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是不成型的,一般為糊狀或者水狀,里面可能有奶瓣或者黏液。次數多少不一,有的我1-3次、4-6次,有的更多。有的嬰兒相反,1-2天或者3-4天才排便一次,但是呈軟便或者糊狀便。排便時很用力,臉憋的通紅,這也是母乳餵養常有的現象。母乳餵養的寶媽要注意飲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添加輔食後,寶寶大便會慢慢成型,接近於成人。

腸炎:

如果寶寶大便為黃色、水分多、糞質少,這可能表現為寶寶有腸炎了。多發生於四個月以後的寶寶。四個月以內母乳寶寶大便的水分含量也很多,很難辨別是否是蛋花型大便。如果寶寶食欲良好,狀態良好,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寶寶排便前哭鬧,體重減輕,就要及時就醫了。

食用淀粉和糖類食物過多

食用淀粉和糖類食物過多時,寶寶腸道中的食物就會增加發酵,此時就會產生深棕色水樣大便,一般伴有泡沫。適當增加喝水量,還可以吃一些益生菌調節腸道正常菌群。平時應該孩子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營養素。

與吃奶量的關系

有的嬰兒大便次數多而且水,多呈綠色黏液狀態。其中奶瓣較少,說明孩子吃的太多了,應該減少奶量。如果減少奶量後還是腹瀉,就應該考慮是飢餓性腹瀉,應該適當增加奶量。

寶寶大便不成形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時間長了對寶寶身體也會有一定影響。寶寶大便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應其消化功能的好壞,家長應該重視對嬰兒大便次數狀態的觀察,正確的辯識正常和非正常大便,這樣有助於早點發現問題。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糖果媽媽。每天為您推送安全實用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Q3:什麼時候寶寶的大便能成形呀

學會透視寶寶的大便PART1:解讀寶寶大便中的“問號”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辨識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正常大便的觀察要點1、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占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_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2、母乳餵養兒糞便 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3、人工餵養兒糞便 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4、混合餵養兒糞便 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餵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形形色色的異常大便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1、 泡沫樣大便偏食淀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2、 奇臭難聞大便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里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3、 發亮大便 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4、 綠色大便 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5、蛋花湯樣大便 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杆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6、豆腐渣樣大便 則常常見於霉菌引起的腸炎。7、水樣大便 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8、灰白色大便 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9、柏油樣大便 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愛心提醒: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藥等藥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為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鑒別。10、鮮紅色血便 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於糞便表面或於排便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11、果醬樣大便 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於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於阿公尺巴痢疾。12、黏液膿性鮮血便 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空腸彎曲菌腸炎。13、洗肉水樣血便 並有特殊的腥臭味 見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PART2:夏秋季腹瀉的預防要點明明從周一開始拉肚子,而且越拉身體越軟,渾身沒有精神,也不想吃東西。媽媽忙送他去醫院,發現醫院里同樣拉肚子的寶寶還真不少。秋季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其主要的病原是輪狀病毒,這種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小腸粘膜,使小腸壁絨毛萎縮,以致水電解質轉運發生障礙而出現腹瀉。其臨狀表現為,發病高峰在每年的8_11月份,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年齡多在6_18個月的嬰幼兒;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常同時有嘔吐和腹脹,寶寶不願或拒絕吃奶;起病1_2日內出現腹瀉,少則一天幾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公尺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愛心提醒:嚴重的腹瀉往往造成寶寶機體內水和電介質紊亂,甚至發生脫水和休克。預防秋季腹瀉,關鍵要做到以下幾點:1、提倡母乳餵養 寶寶出生後應提倡母乳餵養,以使寶寶能得到大量的免疫抗體,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尤其是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個夏秋季最為重要,盡量避免夏季斷奶。2、合理餵養 做到飲食定時定量,按時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一起添加。3、飲食衛生 平時應重視飲食衛生,最好每天上午餵奶前將全部餐具徹底煮沸消毒一次,分次使用,以防病從口入。4、增強體質 要加強小兒體質鍛煉,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及早治療小兒的營養不良、佝僂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瀉的疾病。不要長期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腸道菌群紊亂。5、 避免接觸傳染 一旦發現周圍鄰居或托兒所內孩子患了秋季腹瀉,應注意隔離,以防傳染而得病。PART3:寶寶經常便秘怎麼辦?便秘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症狀,由於便秘會引起腹脹、食欲不振和睡眠不安,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要采取措施,保持大便通暢,促進寶寶身心健康。策略一:調整飲食因母乳或牛奶量不足,應適當增加奶量。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有助於通便。5_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添加粥、面條、肉糜、魚泥、碎菜和水果等輔食,這些食物含纖維素較多,有利於大便成形,刺激腸蠕動,從而達到通便的目的。策略二:訓練定時排便對3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訓練其定時排便的習慣。幼兒可以在清晨或進食後定時坐盆,建立良好的排便條件反射。最好能做到每天定時排便一次,逐步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策略三:增加有助通便的食品經常便秘的寶寶,可讓其每天清晨飲用蜂蜜水。蜂蜜具有潤肺補中、潤燥滑腸、清熱解毒等功效,因此有良好的通便作用。飲用蜂蜜水每次不得少於60毫升,太少無效,若用溫開水沖服效果更好。1歲以內寶寶不宜食用蜂蜜。香蕉也是治療小兒便秘的良好食物。一般吃上一兩根香蕉,短期內即能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如經以上方法均告無效,可將肥皂削成條狀,塞入肛門,刺激直腸,或用塗油的肛溫表插入肛門,輕輕轉動幾下,刺激直腸壁均會引起便意,以達到通便的目的
http://ask.ci123.com/questions/show/50013

www.BaZhIShI.Co∽m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