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知識百科

怎樣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Q1:如何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在缺乏困難的環境中成長,在家中是生活在平靜溫和的港灣里,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幼稚園里,我們大多數教師又受家長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怕孩子因爭吵而打傷或碰傷。因此,每次問題出現時,教師往往會以權威者的身份出現並加以阻止,孩子們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得不到發展。長此以往,孩子們一遇到問題就以拳腳勝負來決定,這對孩子們之間的交往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導致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識不強、參與集體活動積極性不強等不好的方面。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那如何來培養孩子之間解決問題的能力了,雲南萬通有以下幾點小建議:
一、利用同伴的影響力,激發幼兒願意自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在爭吵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幫助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Q2:如何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讓學生在預習中思考
 對預習的態度主要取決於學生所處的學習氛圍和學習要求。由於數學內容的特點,使多數中等以下的學生覺得進行思考性預習極為困難。為此,教師只能按不預習的要求授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傷了優秀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從而使預習工作處於狀態。因此,加強預習的引導,如列出預習提綱、提出一些預習問題和課前督促,並構建在預習基礎上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顯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提高思考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思考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思考的有效教學途徑。一些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懂得思考的重要性,但由於基礎和能力等諸多原因,這種性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如何使設計的問題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內,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異,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思考的要求,是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關鍵。第一,設置的問題難度必須適中。問題太易,學生會產生厭倦和輕視心理;太難,學生會望而生畏。教師設置的問題應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從而使思考具有可能性。第二,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留下充足的時間,以確保多數學生對提出的問題作深入的思考後,再進行討論,從而使課堂的知識容量與思維容量和諧匹配,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同步發展。
 三、讓學生在復習中思考
 復習的態度對數學學習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課後作業的統一性及量的擴張,使許多中差生忙於應付作業,無暇顧及復習這一重要環節,導致學習上的“惡性循環”。即使是一些較高水平的學生,當復習中遇到疑問時,為了節省時間,動搖了思考的決心,而求教於他人。只有那些具有性的優秀學生,在復習理解的同時,獨自感悟,勇於思考,才能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從而成為駕馭學習的主人。因此,對作業進行分類要求,減少重復操練,有效控業時間,是培養學生復習思考的前提和保證。在此基礎上,加強復習辦法的指導,突出自主性、思考性、針對性,以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助長孩子的這種習慣,不要當時就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或確定的答案。否則時間長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不會自己動腦思考,也就難以養成思考的習慣了,這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沒有好處的。聰明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是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從中學會思考。比如,當家里的電視突然沒有影像和聲音時,爸爸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看看是電源的問題,還是電視機自身的問題。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積累了經驗,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如果孩子暫時無法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示范,透過查閱資料、反復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思考的方法,這對培養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非常有益。方法二:主動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是思考的起點。孩子小時候,腦子里會有很多問題,當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耐心地向孩子解釋,父母積極地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就會提出更多的問題。父母也可以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透過這種方式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就要從為孩子提出問題入手,父母的問題可以激發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理查德·菲利普·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獲得了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和他爸爸從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他的爸爸非常善於引導孩子思考。他將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費曼,會問很多地球上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啊?”“為什麼會有氣候和天氣的變化啊?”在這樣的提問情境中,費曼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思考。後來,爸爸帶費曼去博物館,為了引導孩子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爸爸還是透過提問的方式。他先讓孩子自己閱讀某些相關書籍,然後再向他提問,對於孩子沒有理解的問題,他用易懂的話為孩子解釋。費曼對於爸爸的教育非但沒有感到厭煩,相反,爸爸的提問和討論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他對百科全書上的科學和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47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獎。孩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父母要善於提出開放性的題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還可以用如何解決突發事件,如:“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丟了怎麼辦”等類似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父母利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從全面和新穎的角度思考,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想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方法三: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父母要給孩子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才會有活躍的思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壓抑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容易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思想會受到父母的左右,只會盲從附和父母的意見,這樣會影響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父母應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在孩子發表意見時,即使是錯誤的,也要讓孩子說完,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指導。對於孩子的正確意見,父母應該積極肯定和表揚,增加孩子主動表達的自信心。青青的爸爸是個很的人,在家里,他允許青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說得沒有道理,爸爸也不會批評她。周末,爸爸帶青青去參觀一個書畫展,事先爸爸沒有告訴青青里面的畫全部是一個人的作品。青青在仔細地看完每幅畫後,對爸爸說:“爸爸,這個畫家的畫真好。”爸爸覺得很納悶,孩子怎麼會知道是一個人的作品,他問孩子:“是嗎?你覺得好在哪里啊?”孩子回答道:“這些畫的顏色搭配很好看,筆法也很大膽。”爸爸聽了孩子的話,滿意地笑了。很多孩子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怕說得不恰當,會受到父母的責備。而青青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和青青的爸爸平時鼓勵孩子勇於發表意見是分不開的。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用合適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人,這是孩子思考能力的重要體現,因為孩子會對自己的問題和表達方法進行縝密的思考。方法四:對孩子講一些益智故事益智類的故事和資料很多,真人真事和寓言故事都有涉及。父母透過給孩子講這些故事,互相討論感興趣的話題,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小貓咬住了一條小魚,小魚媽媽懇求小貓將自己的孩子放了,小貓說:“你猜我會吃了你的孩子嗎?如果你答對了,我就會放了它。”小魚的媽媽想了一會兒,說:“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小貓興高采烈地說:“我如果將孩子還給你,你就說錯了,所以我現在要將小魚吃掉。”小魚的媽媽立即說:“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剛才我猜對了。你就該信守承諾將孩子還給我。”小貓被小魚媽媽的話弄得糊里糊塗,只好松了口,小魚的媽媽便帶著小魚離開了。父母引導孩子從故事中看出小魚媽媽的聰明,她利用小貓和小魚思考前提的不同,抓住小貓邏輯思考上的漏洞,救出了自己的孩子。這類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方法五:和孩子玩一些益智類游戲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課堂。生活中,孩子一般都喜歡游戲,如果父母在游戲中注入益智因素,就可以促進孩子思維力的發展。父母經常和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既能溝通親子感情,又可促進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如父母利用節假日的時候,一些智力競賽之類的游戲,可以邀請孩子的一些朋友一起參加。每個周末,聰聰的媽媽都會邀請孩子的小伙伴來家里做游戲。她會為孩子們准備很多謎語,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並培養孩子的推理及想象能力。她還鼓勵孩子們彼此提出謎語,推想答案。偶爾,媽媽也讓孩子用撲克牌做數字游戲,鍛煉孩子的思維。她還特意了象棋,讓孩子在下棋中鍛煉思維力。在媽媽的引導和幫助下,聰聰的智力發展得很順利。在游戲中,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思考,運用推理、比較、概括的方法,去促進思維的發展。要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動口,全面促進和訓練孩子的思維。方法六:允許孩子標新立異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允許孩子標新立異,因為標新立異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表現。有一個推理故事是這樣的:江上有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透過需要5分鍾。橋的中間是個亭子,里面有個看守者,他每隔3分鍾就出來一次,看到有人透過,就會讓他回去,不准他透過。有一個聰明的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從東往西過橋,走了兩分半鍾就轉過臉來往東走,當看守者出來的時候,他就能掉過頭來過橋了。如果不破除常規,是無論如何也過不了橋的。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換種考慮問題的思路和角度,經過合理的和整理、歸納,設想新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Q3:如何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可能很多家長都知道一個道理:如果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那麼首先應該鼓勵他們多去嘗試,多去感受失敗直至找到正確的方法。

道理都懂,可為什麼一到實際操作時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呢?因為家長往往會因為對負面狀況的厭惡和恐懼而忍不住要去控制孩子或者替孩子做一些事。想吃零食的欲望可以忍,但消除恐懼的願望是沒有辦法憋住的。比如孩子喝完牛奶後,本來需要鼓勵孩子去洗玻璃杯,但由於不希望孩子不小心打爛杯子,或者擔心孩子洗不干淨,於是就幫孩子代勞了。

懶惰之心人皆有,家長之所以願意去給孩子洗杯子,除了對孩子的愛,更多的就是對於這些負面狀況的“懼怕”,因此不得不去做。

長期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呢?孩子一方面從來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實踐機會,沒有打碎一個玻璃杯的經驗,更沒有清掃玻璃渣的經驗,而且父母總是在不斷告訴孩子打爛玻璃杯很糟糕,所以一旦當孩子不小心打爛一個杯子後,他會條件反射地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並且是無法善後的,因此只能向家長求助,讓“行家”來解決這個問題。久而久之,“我是糟糕的、解決不了問題的、承受不起失敗的”這樣一些執念就會在孩子腦袋里扎根,孩子連問題都不願意去面對了,又談何解決呢?

那家長要如何避免陷入對孩子的絕對禁止狀態中呢?要改變性格肯定是不可能的,比如去要求一個追求完美的母親去忍耐髒亂的家,這幾乎就很難辦到。但我們可以從改變做事的方式上入手,只需要在起步階段做一個小小的調整。

之前我們禁止孩子去體驗,是因為在我們的計劃里並沒有包含去處理杯子被打碎或者沒有洗干淨這樣的情況,我們所有的行動計劃都是為拒絕這些問題的出現而制的,當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時,我們就會陷入抓狂和無能為力的感覺里。這就像本來已經買好了周五晚上的電影票,一直在祈禱晚上不要加班,卻在下午5點被告知要開會一樣,要多崩潰有多崩潰。

真正讓人崩潰的不是那個糟糕的絕對狀況,而是我們對它毫無准備,甚至一直在幻想它不要出現。當人在崩潰的情緒里,是沒有辦法正常思考的,如果沒有外力幫助恢復掌控感,當下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平復情緒了。所以,臨時宣布加班的領導會被員工問候老祖宗,而終於打破了杯子的孩子會得到一頓臭罵。孩子在最需要家長告訴他怎麼辦的時候,得到的答案是“你怎麼什麼都干不好?”,這是不是很諷刺?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提前為這種混沌狀況做好准備,就可以防止陷入崩潰。比如,多給孩子准備幾個杯子,當孩子果不其然打爛一個後,他會得到一系列超有安全感的明確指示:

“別動,小心割到手!”

“把媽媽的廚房手套拿來,沒有手套不能碰玻璃渣哦!”

“你今天已經表現得很棒了,杯子碎了沒關系,自己動手才是乖孩子!”

“媽媽買了一打杯子,明天給你換個新的,記得下次洗杯子水別開這麼大。”

甚至在你的抽屜里,已經備上了一包創可貼,萬一孩子已經割到手了,他還能得到進一步的安撫和善後處理。

這這樣的互動模式下,孩子也會逐漸習慣與失敗帶來的混沌相處,並且能夠跟著大人的情緒快速進入解決問題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總是有備無患的好習慣。

請一定要記住,解決問題靠的不是非凡的智力,而是一個好的心態和習慣。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