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Q1:领导者该具备一些什么特质呢?

领导者该具备一些什么特质呢?

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一个组织运行效能的高低,领导者起着关键作用。菲德勒的领导情境理论认为,任何领导方式都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其有效性取决于领导方式与所处的领导情境是否适应:领导情境包括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三个要素。我们要问,在某一时点,正确识别这三个要素的具体情况并由此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取决于什么?在一个较长时期,把这三种要素逐渐往有利的方向转化,从而获得人心归属与事业成功的结果,又取决于什么?答案在于领导者本身——领导者的特质:这里的特质是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对人基本态度的综合。

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责任与愿景,洞见与预见,整合与协调,正直与公平,关爱与敬畏,积极与激励。

一、责任与愿景

责任有被动承担的责任和主动承担的责任两种:处于某种角色,家庭、组织或社会赋予其必做之事,这是被动承担的责任;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对他人或社会的担当和付出是主动承担的责任。领导者都是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对于组织或者社会中的问题,以及组织未来的前途命运,一般人可以认为事不关己,他们却认为担当此事舍我其谁?

愿景是期望达到的最终成果或状态:责任决定要做什么事,走什么路,愿景决定想要走到哪里,责任与愿景往往合二为一。比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之初,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既包含帮助中小企业的责任,又包含帮助他们取得商业成功的愿景。

责任与愿景对领导者有什么作用?

1、责任与愿景决定了领导者的格局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曾国藩曾说:“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规模远大”就是格局宏大,首先是指有大责任、大目标;

2、责任与愿景是领导者的动力

对于无责任心的人,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或期待对他来说是负担和被动接受的任务。对于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是其内心强大的发动机或动力源,使其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专注进取的认识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纯粹高尚的情趣力;

3、责任与愿景是领导者的精神旗帜,是他们凝心聚力的基础

责任和愿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和价值观的人吸引到一起,领导者的内心深处一定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令他心驰神往的愿景,通过有效的沟通,让组织成员甚至外界民众理解、认同和接受这些理念,成为推动组织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洞见与预见

所谓洞见就是个人对差异或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事物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洞见一定来自于个人的感知与思维,是个人认识的结晶。

预见就是指个人对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认识和观点,它来自于个人的洞见和知识,是洞见的一种自然延续,在快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中,独具慧眼,发现其中的潜流、端倪、危机、机会,就是预见。

洞见和预见反映的是领导者的智商和智慧水平。如果说责任和愿景是领导者的“软实力”,那么洞见和预见就是一种“硬实力”。它对成功领导者的作用表现为:

1、能为组织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将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洞见和预见,与组织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实际特点相结合,是领导者确立或调整组织发展方向的主要依据,领导者只有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变化,才能带领组织与时俱进,利用变化带来的机遇,提前规避或应对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其事业健康发展。

2、吸引他人的最重要特质

一般人“看不清”现在,“看不远”甚至“看不到”未来,需要具有深刻洞见和非凡预见的“高人”指点迷津,才能拨云见日。领导者能够基于自己的洞见和预见,绘制未来蓝图,甚至创造新的领域,让每个人的力量合于大势,将每个人的自身价值最大化,这是领导者对他人有强烈吸引力的原因。缺乏洞见与预见特质的人,一般不能深切独到地感知事物的变化,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更是一片茫然,因而容易被他人左右,或者从众而为,这类人难以成为领导者。

三、整合与协调

整合是指把诸多事物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整体的运作,根据系统论观点,若干事物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系统,就会产生它的组分及组分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这种部分及其总和没有而系统整体具有的性质被叫作整体涌现性,整合的目的就是获得整体涌现性,通俗地说就是l加1大于2的效果。领导者面临的整合包括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两种方式。组织由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的成员组成,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有机整体,这是内部整合。处于社会环境中的组织,与外界各种利益相关方或资源拥有者组合成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系统,从而扩大共同的基础,管控分歧与冲突,使组织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外部整合。

协调就是通过对组成部分的整理、安排、配置、约束,使他们能够良好配合。领导者对利益各方需要在组织上安排、流程上定位,同时使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相互接受和支持,并且认同对利益的分享方式,这就是领导者的协调。协调与整合相伴而生,整合是目的,协调是手段。整合是通过协调实现的,协调就是为了达到整合的效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合与协调是领导者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其有力的“双手”。领导者对某项事业充满责任感,是“心”到;对此有洞见和预见,是“眼”到;对相关各方能充分地整合与协调,是“手”到。成功领导者一定要善于整合与协调,使其内部团结一致、士气高昂,外部和谐融洽、左右逢源。

四、正直与公平

所谓正直,就是对责任与正确价值观的坚守,把所在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公心谋划,以正当手段行事,不假公济私,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孔子对领导者正直的作用做了深刻的概括:“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平就是以公心用权,奖惩激励以组织整体利益为目的,以对组织的价值贡献为依据,做到制度本身公平,执行制度公平,不以个人私利或喜好、与个人关系的亲疏等因素影响制度制定的公平和制度执行的公平。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将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和别人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自己吃亏或得利高于别人,都难以对他产生长期的激励作用,只有在公平状态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会持续高昂。正直与公平对领导者的作用:

1、领导者从大局出发,公平正直,才能客观明理,私欲熏心必然蒙蔽心智、遮挡目光,导致顾此失彼;

2、只有公平正直的领导者才能换来忠心耿耿的下属,领导者不公正必然导致下属离心离德,组织涣散甚至分崩离析。

五、关爱与敬畏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基因。知己就是理解、支持、关爱自己,与自己心心相印、有着亲密人际关系的人。领导者要得到下属出自内心的拥护,就要真诚地关爱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己,知道他们的核心需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可能满足、支持他们,把这作为工作的动力和目标。

与关爱之心并行的是对下属的敬畏之心。“敬”是重视,“畏”是惧怕。关爱是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的上限,敬畏则是其关系的底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功领导者应做到不因权重而妄为,不因智高而欺众,不因富贵而笑贫。关爱与敬畏对领导者的作用表现为:

1、领导者只有关爱下属,才能让下属对自己产生归属感,才能对下属有感召力。如果领导者只是把下属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靠手段强力控制下属,其结果只能是下属屈从于力,而不诚服于心,领导者也将毫无感召力可言。与其说成功领导者深悟人性,不如说他们宅心仁厚。

2、领导者只有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更公平公正地为人处世,才能更周全细致地想到并化解可能的风险。“惶者生存”“小心驶得万里船”,说明了“敬畏”的价值。商界领袖李嘉诚“用90%的时间考虑失败”,这种对人对事的敬畏之心是成就他商业持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其说领导者的成功是机遇青睐,不如说是源于他们如履薄冰的谨慎。

六、积极与激励

积极是乐观的心态和奋力进取的行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较强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这是因为,面对困难和挑战,乐观积极的态度使他们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总是能勇敢面对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克服;此外,这样的人往往还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遇到困难时,能获得朋友、亲人、同事甚至社会的帮助。激励是对下属积极工作状态的激发。下属对待工作积极程度的高低在于领导者的引导与激励,组织发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激励,成败得失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激励,甚至不同的下属也应有不同的激励。能够对不同的情形实施恰当的激励,是领导者的特质之一。

积极与激励对领导者作用巨大。领导者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遇到困难和挑战是必然的。乐观接受困难,把它看作个人和组织成长的必要条件,并且时时处处点燃组织工作热情,领导者才能肩负起责任和使命,并带领组织走向成功,实现心中的愿景。领导者总是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把消沉或平淡转化为进取。

正直与公平、关爱与敬畏、积极与激励,这三个方面主要体现了领导者对人的特征特质,加上对事的责任与愿景、洞见与预见、整合与协调三个方面,共六个方面,构成了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亲爱的朋友,这里还缺你的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Q2: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组织能力:深谋远虑,目标明确,创新能力,鼓舞人心;
专业能力:知识广博,善于沟通,肯定他人;
人格魅力:诚实守信,善于倾听,尊重他人,充满热情,平易近人。

Q3:在中国做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良好的广泛的人脉;良好的战略制定和执行能力;对政策和市场环境的精确把握;充足的精力;一定的业务知识;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