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Q1: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在我国,传统教育学称情感领域的学习为品德学习,而在学习心理学里则称为态度学习。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
G.W.Allport,1935、)定义,态度就是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他们通过经验来组织,并施加直接的或间接的与所有对象或情境有关的个体反应。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包括价值表现功能、调节的功能和过滤的功能,即学生个体内心所持有的价值观,可以通过态度表现出来;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而消息觉得学习态度则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果认知与个体态度一致时,容易注重和评价其好的一面,相反则容易产生歪曲和过份评价其消极的一面。
而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根据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与改变的过程及规律,教师可以通过说服、利用群体规定、角色扮演、价值辨析、小组到的讨论、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一、说服言语说服学生改变自己的态度是教师常用的方式之一。但说服也是有技巧的,如:
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研究表明,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即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论据比较容易改变态度。教师要想说服低年级学生,主要应提供正面论据。如果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学生不产生相反的观点,则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肯定的态度。如果再提出反面的观点和材料则会引起学生对反面材料的兴趣,不利于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如果学生本来就有反面的观点,则教师应该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并用充分的论据证明反面的观点和材料是错误的。
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教师的说服,有些是以理服人而有些是以情动人,研究表明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荔枝因素则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另外学生成熟度的制约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容易发生影响;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该充分说理,逻辑性强些才好。教师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的说服会引起学生的恐惧情绪,这种情绪有助于学生改变一些比较简单的态度,但不利于改变比较复杂的态度,这时候应给予学生明确的指示,就能最有效的改变学生的态度。
逐步提高要求
这是说当学生本人的态度与教师的说服的差距小时,他的态度容易改变。所以当教师提出一个目标时,应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目标,先向学生提出要求较低的目标,达到此目标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目标,使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的态度差距不断缩小,从而促进学生态度的改变。反之则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二、
利用群体规定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K.Lewin)做的实验显示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因为经成员讨论的规定,使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这样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内意见一致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规定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
一般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的过程包括七个阶段。如果学生态度改变未成功,教师只能强调计划有缺陷,应鼓励学生再从第四阶段开始,制定出一个新的程序来,直至态度改变。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时个体处于一定的地位上并产生与此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在实际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如我让一位对外语并不感兴趣、学习消极被动的学生担任外语科代表,而他逐渐产生与外语科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外语学习显得比原来格外认真和努力,外语成绩也出现显著进步。
四、价值观辨析众所周知,学生的不良态度与品德大多起因于自身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来辨析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价值观辨析采用诱导性的品德教育方式,反对呆板的说价配合强硬的灌输,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直接导致道德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辨认自身已有的价值观是否好坏,从而让他们自觉地选择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
五、奖励与惩罚(一)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物,它包括外部奖励额内部奖励。当学生缺乏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自觉性时,教师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外在手段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外在受点就等于外部奖励,也就是强化。如果学生在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后体验到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自己继续发生道德欣慰,则属于内部奖励。
奖励的运用,首先要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奖励的应该是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一般的概括性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以虽多次奖励但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为原则,而且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不少场合中向学生微笑,表示亲昵或口头赞扬同样能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再次,在教师期望的良好的行为出现后,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最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应引导学生更多的利用内部奖励,让学生对自己得到的行为本身获得满足,感到愉快,以增强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时间按。例如,学生因违反纪律而受到处分,这是惩罚。当学生有了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进教室撤消了对该生原受的处分,使其遵纪行为得到巩固,这是负强化。我们认为,尽管惩罚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发生道德行为,但它毕竟能够抑制不良行为,所以在品德培养中,适当运用惩罚还是必要的,正如奥苏伯尔所指出的:承认错误与接收惩罚是学习道德责任心和发展健全良心的主要部分。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实在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惩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扣除行为得分或暂时取下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
不过,主张运用惩罚,并不等于提倡体罚与变相体罚。因为后者易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过度焦虑,也容易导致意外伤害学生身体的事故,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意。为了正确使用惩罚,我们应该遵守正确运用惩罚的七条原则。(参看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P172)

Q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有效的说服,和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有效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力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2. 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效果。

3. 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4. 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来行事。

5.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Q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论大学生品德培养方法
如何成才?这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热点问题。然而,大学生们在追求成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品德的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品德败坏,即使他才华出众,又有哪个单位能录用他呢?所以品德修养实在是大学生成才诸因素之首,而树立优良道德风尚无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呢?众所周知,品德培养方法包括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养是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因此,道德修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内在因素。针对大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道德修养可以分为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一、道德教育方法
因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1.言教。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使他们树立道德信念。学校可通过讲授有关道德方面的课程进行言教,教师可通过撰写论文、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言教。由此看来,言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与指导。然而,真正讲来,言教只能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们想做、愿做、欲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奖惩。
2.奖惩。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为给以奖励、不道德行为给以惩罚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分为物质奖惩、社会奖惩、精神奖惩。奖惩的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乐--长远的、恒久的、真正的快乐,于是大学生们便会产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欲望、愿望。所以,奖惩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学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过,奖惩只能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证他实行道德、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保证大学生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3.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大学,引导学生实行道德应主要通过身教达到。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仅对学生实行言教、奖惩,而且还进行身教,那么,我们不但要求学生实行道德,而且要求我们自己(学校领导、教师、全体职工)也实行道德。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同感,认为学校公正、言行一致:让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做。于是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实行道德。反之亦然。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身教是引导学生实行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引导学生确定道德行为动机、执行道德行为动机的教育方法,也就是锻炼学生道德意志的教育方法。只有言教、奖惩、身教,虽可以使学生实际成为有道德的人,但这些教育方法却都是片面的,不能给受教育者以完整的影响。完整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品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即“人只能用人来建树”,这种以人教人的方法就叫榜样。
4.榜样。榜样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人的模仿本性。众所周知,每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现实和历史中的某些人为榜样而模仿他们。从此出发,学校便可树立某些品德高尚者为道德榜样,引导广大学生模仿,逐渐使学生的品德与榜样的品德接近、相似、相同。榜样对于大学生的品德培养具有巨大作用,因为人的模仿本性决定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进言之,榜样与学生相似的方面愈多,这个榜样的作用便会越大。所以,一方面,我们所树立的道德榜样,必须是可遇可求的真实的人,而不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化的人;另一方面,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树立他们自己的道德榜样。
总观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可以得出结论:言教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应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奖惩使大学生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是陶冶其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身教使学生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锻炼其道德意志的教育方法;榜样使学生接近榜样的品德,是品德教育的综合方法。
二、道德修养方法
一个学生在他能够进行道德修养之前,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解决。
1.学习。学习是获取道德知识的道德修养方法。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学习道德榜样、参观调查、社会实践、反思社会生活等。对于一个大学生,他的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其二是理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伦理书籍和课堂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道德知识,分别说来,学习一方面主要是为了达到正确认识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为了达到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树立道德信念。
所以,学习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前提与指导,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他便会进而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这就是立志。
2.立志。志是愿望,立是树立,立志就是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的道德修养方法。愿望是行为的动力和开端。一个学生只有产生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他才会自觉地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他的品德才会形成。所以,立志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开端和动力。立志是学习的结果。一个学生反思社会生活,阅读伦理书籍,接受道德传授,他便会逐渐懂得:人生在世,确实必须遵守道德;于是他便会逐渐爱美德、欲求美德,终于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而当他把美德做为手段或目的时,他便有了自己遵守道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需要、欲望、愿望、理想。这便是立志。所以,立志过程,便是学生通过道德认识而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他律)化为自己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理想(自律)的过程。
立志方法也就是学生如何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变为自己内在欲求的修养方法,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修养方法,也是激发道德需要、唤醒道德欲望、树立道德愿望、确定道德理想的修养方法,说到底,也就是陶冶道德感情的修养方法。一个学生通过立志,有了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他便会去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实现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这就是躬行。
3.躬行。躬行即实习道德、实行道德、实践道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道德修养方法。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学习、立志而不躬行,那么,他便只可能知道为什么应该具有高尚品德和树立具有高尚品德的愿望,而决不可能真的具有高尚品德;他便只可能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和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而决不可能真的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因为品德属于个体的行为心理,是个体进行伦理行为的心理特征;所以,只有通过躬行、只有在行为中,品德才能形成。躬行是品德形成的唯一途径、过程,而立志不过是品德形成的开端,学习不过是品德形成的指导。躬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不但自己知道,而且他人也知道的情况下,即在自己与他人共处,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一是在他人不知自己独知的情况下,即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旧按照道德规范做事,后者便叫做慎独;慎独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仍旧按照道德规范做事的修养方法。
不难看出,学生难于做到的,不是在与他人共处有监督的情况下,而是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一个学生如果能做到慎独,那么,他在任何情况下便都能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了。所以,慎独是最难做到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躬行方式。
躬行、慎独与学习、立志不同。一个学生在学校,他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在学习,同样,一个学生如果坚定地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志向,那么,不到实现之日,他的志向也总要存在下去:学习与志向是恒久存在的。反之,躬行、慎独则可能时有时无,时断时续,可能是偶尔的,也可能是恒久的。
偶尔的、时有时无、时断时续的躬行和慎独,所表现的是偶尔的多变的心理;只有恒久的经常的习惯的躬行、慎独,所表现的才是稳固的心理。品德是稳定的心理特征。所以,品德虽然只有在躬行、慎独中形成,但偶尔的躬行、慎独还不能形成品德,只有经常的、长期的、一系列的从而成为习惯的躬行、慎独,才能形成品德。
只有学习、立志、躬行,一个学生虽可能实际成为合乎道德的人,但却不可能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不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这样,他的修养便没有依据,便是无的放矢。修养必须依据于自己的品德实际,必须依据于自省。
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道德修养方法,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表现的品德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道德价值之自我检查。所以,自省即自己与自己打官司:原告是自己所理解的社会道德规范;被告是自己的品行,也就是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法官是自己的良心。这样,自省便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之实际情况;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不是合乎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哪些不道德的恶的品行,有哪些道德的善的品行。这样,修养便有了依据,便可有的放矢地去恶从善、改过迁善,从而自觉地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所以,自省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依据,是涉及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综合修养方法。不过,一个人的自省与躬行一样,既可能心血来潮偶尔为之,也可能经常进行持之以恒。能够形成品德的是后者而非前者。合观大学生道德修养方法,可以得出结论:从逻辑上看,最先有的是学习,因为学习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前提与指导;尔后有立志,立志是使自己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开端;尔后是躬行,躬行使自己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途径和过程;最后是自省,自省使自己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不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依据和终点。自省既是修养的相对终点,又是修养新的起点。如此循环往复,成为习惯,品德遂成。WwW.bazhishi&.CoM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