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運動戶外

巴黎有什麼著名景點

Q1: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有什麼著名景點嗎?

紐約;長島,曼哈頓,華爾街,自由女神像,歸零地(世貿遺址),百老匯,中央公園,聯合國等.(我對紐約了解不多,大致也就這些景點吧)
巴黎:杜勒里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原為法王行宮,後被焚毀。
旺多姆廣場:(Place Vendôme)拿破侖為紀念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把戰場上奪來的大炮融毀後鑄成銅柱,聳立於此。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為香榭麗舍大街一端的終點。豎有一座方尖碑,為拿破侖時代法軍從埃及盧克索神廟掠奪而來。周圍有兩座噴泉,一座大觀覽車。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 Elysées)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林蔭大道,每年7月14日,法國都要在那里閱兵。街道的兩邊匯集了諸多著名的商店和娛樂場所,例如LIDO大大飯店、CHANLE專賣店、LOUIS VUITON專賣店等。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為紀念拿破侖1806年的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凱旋而建,位於星型廣場的中心。門下有為紀念無數為法蘭西英勇獻身的無名戰士燃亮的長明燈。登上大門,可以看到起自星型廣場的12條大街,放射狀地向遠處延伸。
新凱旋門:(Arc de la Défense)位於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凱旋門的延伸線上,1986年建成,為巴黎新城的標志。登樓可以一覽巴黎新老城,門票46FF。
聖心教堂:(SacréCoeur)建於1876年,位於巴黎的制高點蒙馬特高地上,可以俯瞰巴黎全景。
盧森堡公園:(Jardin Luxembourg)為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公園,是人們休閒散步呼吸清新空氣的好地方。內有兩座雕塑噴泉,秋天走在沙沙的落葉上,很有風情。
先賢祠:(Panthéon)安寢著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如議員、將軍、學者、作家、思想家等等,如公尺拉博、伏爾泰、盧梭、雨果、路易·菲力浦。
巴黎榮軍院:(Invalides)原為法蘭西軍事學院的一部分,現在為法國軍事展覽館。院內的小教堂,供奉多位法國元帥的牌位,包括解放巴黎的勒克萊爾。氣勢恢弘的紀念堂里,安息著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拿破侖·波拿巴。他的兄弟,他麾下的幾位名將如福煦等也安息於此。
三月田園:(Champs de Mars)艾菲爾鐵塔下的一片綠地,經常在那里舉行以鐵塔為背景的音樂會。
夏約宮:(Palais de Chaillot)國立電影藝術博物館和圖書館。廣場上的噴泉非常壯觀。
塞納河:(La Seine)穿過巴黎市區,約20公里。河上大小近50座風格炯異的橋,使得游人們流連忘返。沿岸可以看到諸多名勝,如盧浮宮,大王宮,小王宮,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國民議會,夏約宮等等。著名的橋有亞歷山大三世橋,新橋,公尺拉博橋。游船公司很多,推薦“BATEAUX PARISIENS”和“BATEAU MOUCHES”。船費55FF,日游夜游均可。推薦傍晚落日時分,最為浪漫。
公車底廣場:(Place Bastille)法國大革命的發源地。原來的公車底獄已經被拆除,廣場的中央,樹立著一根銅柱,是為了紀念1830年法國革命再次推翻封建帝制。現代化的公車底歌劇院是巴黎第二大歌劇院。
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法國國立文化藝術中心及國立藝術圖書館所在地,以前總統蓬皮杜的名字命名。整幢建築為全鋼機構,不用任何其它材料,屬於後現代主義風格。國立藝術中心門票40FF。
拉雪茲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為巴黎最大的公墓,以巴黎公社牆聞名。該牆已經改建,周圍安息著法共的諸多前領導人。
科學城:(Le Villette)建於1983年,位於運河邊,全為現代化建築,以主辦各類展覽為目的。
巴黎歌劇院:(L’Opera)為巴黎最大的歌劇院,每年演出季上演諸多經典名著。
拉法耶特百貨公司:(Galeries Lafayette)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店,銷售世界各地的名牌產品,是購物的好去處。店內專門的華人售貨員,華人銷售櫃台,以及華人退稅辦理處。
其它景點:大王宮,小王宮,法蘭西學院,阿拉伯文化研究院,馬德蘭宮,聖夏佩爾大教堂,巴黎大學,聖公尺歇爾大教堂,巴黎裁判所監獄,羅丹博物館,楓丹白露,法蘭西體育場,迪斯尼樂園。
最後,祝你旅途愉快!

Q2:法國巴黎有哪些著名景點?

■ 羅浮宮美術館(Musee du Louvre)
世界最大美術館之一,十二世紀原為巴黎的要塞,經過數位國王擴大整建,十九世紀拿破崙三世時完成現在的宮殿。1793年改為美術館,展示歷代國王的收集品及拿破崙一世的戰利品,收藏品現已超過二十萬件以上。
羅浮宮坐落塞納河右岸,1190年時僅為防禦性城堡,十四世紀查理五世改為宮殿,十六世紀弗朗索瓦一世重建後四百年間就不斷整修擴建,兼有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由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是美術館新的入口,也把自然天光引入古老空間裡,更成為巴黎的新地標。
羅浮宮博物館的主要收藏分為八大部份,各是:古東方文物(伊斯蘭藝術部份)、古代埃及文物部份、古代希臘、伊特魯利亞(Etrusques)及羅馬文物部份、雕塑部份、工藝品部份、繪畫部份、書畫刻印藝術部份、羅浮歷史及中世紀的羅浮皇宮等,在這些固定的展出外,還有許多臨時性的展出和羅浮皇宮歷史展作為長期展的補充,羅浮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徵地位的博物館之一,同時是古代與現代建築史的最佳融合,博物館內珍藏中古至19世紀的藝術珍品,包括不容錯過的羅浮宮三寶:蒙娜麗莎的微笑、雙翼勝利女神和維納斯雕像。
■ 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
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時所建,為舊奧塞車站改建而成的美術館,原為拉魯(Victor Laioux )為巴黎歐雷翁鐵路公司所設計的鐵路終點站,在閒置47年後,於1986年改建為奧塞美術館;收藏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法國人誇稱的「世紀美術革命」期間的重要藝術作品,內容以印象派大師為中心,包括後期印象象徵主義時期的繪畫、羅丹的雕刻、以及貝爾艾波克的裝飾藝術品。
位於市中心的奧塞美術館,緊鄰塞納河畔,對岸是杜樂利宮,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而雷諾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梵谷自畫像、莫內的藍色睡蓮等作品都是鎮館之寶。
奧塞美術館內仍留著車站的造型,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參觀完,館內有供應簡餐之餐廳及咖啡廳,奧塞美術館最特別的是,外面自然光線透過玻璃的天花板,灑落於展示場上,並隨著外射的光線不同,而用電腦控制室內的照明。
■ 塞納河遊船 (Seine Cruise)
巴黎市內建有三十七座橋樑橫跨塞納河上,仿如一道道彩虹,為巴黎添上美麗的色調,要飽覽河道的旖旎風光,最好是乘坐觀光船,這時候可以悠閒欣賞到巴黎的醉人景色,穿過一座又一座富有特色的大橋,無論是石建的,鋼造的,或磚砌的,建築各具風格,短短個半小時的航程,可沿河觀賞十道橋樑,當中有聞名中外的古老石橋──新橋(Pont Neuf),以及金碧輝煌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當觀光船越過河上兩個小島-西堤島及聖路易島時,可能遊客並不會察覺到它們是島嶼,而事實上,它們亦不是隔絕的沙洲,因為島上建有十二座橋連結兩岸地區,人們可以自由穿越兩島,同時島剛好在巴黎的中心點,更像是接連的心臟地帶,遠看時,只見一整片建築群覆蓋著陸地,已分不清島嶼與兩岸的狹窄水道。
■ 香榭大道 (Champs Elysees Ave.)
從凱旋門到協和廣場之間的香榭大道,幾乎是觀光客眼中巴黎大道的代名詞。香榭大道全長約三公里,如從協和廣場這頭看,它有點微微隆起,最高點就是凱旋門。凱旋門很「霸道」地雄據路中央。寬廣的林蔭大道兩旁有許多精品、服飾店:38號的ZARA,46號的Disney Store,52號Naf Naf,再過去的Virgin Megastore、嬌蘭、Sephora、Planet Hollywood,香榭大道因各國觀光客湧入,多為一般品牌商店,價位和其他真正精品街相比,還在手指頭數得完的範圍內。
巴黎在十六世紀拓建香榭大道時,中間是十二線行車道,之外是兩線安全島,再之外是兩線慢車道,再之外是各寬21公尺的人行道,足堪降落世界最大的飛機,1980年真的有一架七二七飛機降下來,那是法國政府搞觀光宣傳而已。
■凡爾賽宮(VERSAILLES)
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的欽命下動員三萬六千人、六千匹馬奢華興建而成;由此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終結了路易十六及皇後瑪麗安東尼的生命和法國的封建制度,1682年至1789年,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居住在此,期間凡爾賽還一度取代巴黎成為法國首都。
拜訪凡爾賽宮可分三個重點:宮殿、法式庭園及大小堤亞儂離宮,進入凡爾賽宮殿內參觀王室禮拜堂、維納斯廳、鏡廳、皇後寢室……等,每個都是富麗堂皇的巴洛可風格,尤其是位在西翼的鏡廳,其主要功能為舉行國家重要會議之處;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之凡爾賽合約也是在此簽訂的十分具有歷史意義。宮殿後方,是如詩如畫的法式庭園,由皇家御用景觀建築師勒諾特所設計,原佔地8000公頃,經法國大革命破壞後僅剩815公頃,法式庭園特色是幾何形步道、樹叢、池塘、噴泉、雕像、花壇、柱廊等,以一種複雜又和諧的方式排列其中,像是綠意盎然的棋盤,宮殿右側進入視野的是拉朵娜噴泉(Le basin de Latona) ,圓形的大理石池子層層疊立像蛋糕似的,最上層則是阿波羅與戴安娜的母親-接朵娜女神的雕像,往後方走去是大運河(Le Grand Canal)全長約7公里,據說路易十四與貴族們常乘船遊宴,沿著運河往樹林深處悠閒地散步。
■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建於1886年,艾菲爾鐵塔是為了隨後1889年萬國博覽會而建,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的金屬建築傑作,建築設計最著名的是防範強風吹襲的對稱鋼筋設計,兼具實用與美感考量。完成時為世界第一高的建築,自1887年到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地位,如今每年有三百五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登臨拜訪,是巴黎最有名的地標,也成為世界名勝之一。
要體會巴黎的浪漫風情,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天幕低垂之際登上艾菲爾鐵塔,落日輝映晚霞,等待星辰交替的巴黎夜景,是巴黎的沈靜之美。
■ 凱旋門 (Act de Triomphe)
是以羅馬的康士塔奴斯門為範本所建,牆壁四面的裝飾浮雕記載了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數次輝煌戰役的故事,門下為第一次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至今仍點著永明燈。可登頂觀賞由凱旋門為中心成放射狀的十二條大道。
■ 新凱旋門 (La Grande Arche de la Defense)
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二百週年而建,位於巴黎新區所建的凱旋門形式的新拱門,拱門內部是三十五層的大樓,一九八九年的新興工業國元首會議即在最高樓舉行。
■ 聖母院(Notre-Dame)
舉世聞名的大教堂,為哥德式建築的經典,位於巴黎的發祥地-西提島上,於1163年開工,歷經兩百年才完工,院內曾有多次歷史的陳蹟,由於十三世紀加上壯麗的玫瑰窗,因而在美術史上有相當價值。作家雨果的作品「鐘樓怪人」,即以此為故事發生的地點。

wWw.BazHIShi.!Com

Q3:巴黎有什麼著名的旅游景點?

奧塞博物館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奧塞博物館,緊鄰塞納河畔,對岸是杜樂利宮,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以收藏19、20世紀印象派畫作為主,而雷諾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梵谷自畫像、莫內的藍色睡蓮等作品都是鎮館之寶 拉迪芳斯新城
巴黎的現代化新城,1958年為了保護巴黎古城的風貌,在此另辟新城用於興建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這些高樓都是法國大公司的辦公樓和寫字樓。新城還采用了現代城市人車分離的新概念,上面的“街道”只供行人行走,所有車輛都從下面的隧道和旁邊的道路經過。
聖心院教堂
在巴黎蒙馬特山頂上,1876年由全國捐款興建,建成於1919年,建築采用羅馬和拜占庭的混合式,教堂通體白色,中間是個大圓頂,四周圍繞四個小圓頂。教堂後面還有個高84公尺的鍾樓。教堂大門兩側一邊一座騎像分別是聖路易王和聖女貞德。 榮軍院
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它是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興建一座用來安置他的軍隊中傷殘軍人的建築,從此榮軍院“應旨而生”。現如今,這座榮軍院依舊行使著它初建時收容安置傷殘軍人的功能。它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之地。
埃菲爾鐵塔
一譯“艾菲爾鐵塔”。法國巴黎著名鐵塔。在塞納河南岸馬爾斯廣場的北端。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高320公尺,重9,000噸。有海拔57公尺、 115公尺和276公尺的三層平台可供游覽,第四層平台海拔300公尺,設氣象站。頂部架有天線,為巴黎電視中心。從地面到塔頂裝有電梯和1,710級階梯。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坐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歌劇院【
1862-1875年,是獨創的“拿破侖三世”的建築風格。屋頂裝飾有鎦金的女神雕像。中間回廊間是著名音樂家的頭像。內部巨大的舞台可以容納演員和觀眾。2000年為慶祝千禧年對建築物外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使其煥然一新
盧浮宮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髒,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占地約198公頃,長680公尺,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旺多姆廣場
旺多姆廣場由建築師於勒·阿爾杜-芒薩爾根據盧富瓦大臣的設想建造。四周外觀一模一樣的大樓竣工於1720年,廣場最初叫作"征服廣場",後來又改稱" 路易大帝廣場"直至1792年,廣場中央一直豎立著一座由傑拉爾束創作的路易十四騎馬像。
協和廣場
法國巴黎最大廣場之一。面積約8.4萬平方公尺。位於塞納河北岸的原星形廣場(1970年改名夏爾·戴高樂廣場)到羅浮宮的大道上。最早稱路易十四廣場。1790年改為革命廣場,1795年起稱協和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高23公尺的埃及方尖碑,方碑有3,400多年歷史,碑身有記載拉美西斯二世法老事跡
香榭里舍大街
香榭里舍大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公尺,100公尺寬的大街——確切意思是“極樂田園大街”,在協和廣場和凱旋門之間,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直到17世紀中葉,這里還被沼澤和森林所覆蓋。1667年宮廷庭院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蔭大道。
凱旋門
歐洲一種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築。始見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戴高樂廣場
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 de Gaulle),法國巴黎市中心主要廣場之一,凱旋門的所在地。 戴高樂廣場位於塞納河以北,是十二條主要道路的交匯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東南延伸的香榭麗舍大街。 該廣場始建於1892年,1899年落成。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