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Q1:孔雀鱼到底该怎么养?

关于孔雀鱼如何饲养可以看我写的文章,有两篇是专门针对孔雀鱼的饲养繁殖问题的。

本来呢,孔雀鱼应该是最好养殖的,但是这个东西现在和大部分的劣质金鱼一样,因为太普通了,也不值钱,所以商家只求大量繁殖,大量用药,大量的塘养,坑养,导致其体质太差,体内寄生虫太多。这是孔雀鱼之所以难养的关键所在。

建议想要买孔雀鱼的鱼友们尽量能购买其他鱼友们自己繁殖的孔雀鱼苗,可能价格会贵点,但是质量,品相会比鱼店和市场上的孔雀鱼好得多。在此声明,我不卖鱼,家里也不养孔雀鱼。

孔雀鱼的主要养殖要点,第一,就是水温不宜太高,也不宜变化太大。一般二十度左右为宜。第二,水质弱碱性,要求三至五天适当换水,防止水质跌酸!第三,万不得已分批买鱼的时候,一定新鱼要观察一段时间,无病之后再合缸,防止交叉感染。

第四,就是繁殖的问题,尽量用老水繁殖,避免新水刺激,母鱼产后需静养三天后再合缸。

第五是关于小鱼的喂养问题,在我的文章中单独提到,在此就不详述了!

总之,养孔雀鱼不难,难的是你要保证你购买的鱼儿身体无毛病。然后,你就按照饲养普通鱼的正常方法去饲养就行了。

Q2:怎么养孔雀鱼不死

养了几年的孔雀鱼了,好养,温度21-30度都可以,25度左右合适。 其他没什么,只要先养好水,换水注意点,不买病鱼,就没什么问题。
养鱼应该注意:水质要没问题、温度与光照要适宜、食物保质且定量、操作柔缓、用药慎重、远离有毒物(注意平时家中的油烟、杀虫剂和蚊香)
1.不要鱼多缸小 有过滤的1升水(长宽高10×10×10厘米)养1厘米鱼,多了会极易生病死亡。缸在至少30厘米以上,才容易保持水质,或者无过滤设备的请根据水面面积计算鱼只,热带鱼每厘米体长(不含尾鳍)需30平方厘米水面,金鱼需60平方厘米
2. 开缸养水 应先用浓盐水消毒后清水洗净不残留,加满水,缸中水温温度应在28-30度之间,水要养7天后,<1>放入几尾生命力强的闯缸鱼30日,(<2>或入闯缸鱼3日后,每日加硝化菌共7日,注意避光)(<3>或以“三菌开缸”,但要注意分量适度,宁可少点,注意避光加气)(<4>或在养水期间在过滤槽内浸入水中一个去皮的生虾仁,直到虾仁完全化掉),开缸期间有过滤的不能停,20日、最好30日以上无事后,才能正式放鱼. 另外不能让阳光直射鱼缸!
A本条()中的是说给有条件需要用硝化菌的鱼或人,,四种方法选一种就可以了 B另外开缸完后鱼平时温度应该要看养的鱼和水草的品种、生存、治疗等需要来定 C开缸水清后鱼缸要有光照但不能是阳光直射中,另外过滤槽等硝化菌生存处一定要避光,透气(如是内滤或外滤桶就不能停,如停电过2--3小时有资料说硝化菌会开始死,不泡水的情况下,上滤是8小时,滴流式的上滤12小时)
3.放鱼时 注意 (过水) 应把鱼和袋一起入缸,15到30分后,去水和袋,裸鱼入缸,期间分多次在袋中加入缸中水使鱼适应 头天不喂食 (买时注意到不要鱼身上有白点、白毛、烂鳍、掉鳞之类的)
4.换水 换水应以你的水质情况来定。 如有过滤而缸又大可少,没过滤而缸小可多,水要晾过,换水时用清水洗(不要用洗涤剂)滤槽最上层的过滤棉(注意不是中层的生化棉 ) 每次换6分之一 。冬天10到20日左右,夏天5到7日换水。有需要换水和洗过滤棉的特殊情况再特殊处理。所以缸大鱼少的好处就是可少换水和缸中水质平衡好把握。
5.食物 15分内吃完为准 一日一到二次 剩饵料,捞出 不能有油 不要鱼店那种最便宜的红绿粒,如是草金鱼(红鲫鱼)就是你吃的馒头也比那个好
6.用药物 一定要要慎重 因为几乎所有药物过量,鱼一定会死,就是常用的盐也是一样。所以用药一是要注意量的多少,二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是个体或几只有问题,最好隔离治疗。三全缸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很多人的鱼都是自己用药毒死的。三治疗时有时水温适宜,也很重要。
有人为了水清,乱用净水剂、杀菌剂,在这里提醒:不要乱加药。乱加药 就象是说:要保持一个不出门的人的(没下水道和厕所) 的房间干净和不生病的方法-----------------------是用清新剂、消毒剂和药物。 你觉得可能吗?
要水清应该加强过滤系统 加强物理过滤微小颗粒,加强生物过滤处理有害物质和净化水质。
7.种水草 有几种吃草厉害的鱼,如想要种水草应该种便宜且生长快的轮叶黑藻(蜈蚣草、水蕴草)、苦草。 或贵点但生长慢、金鱼等吃草鱼不大吃的水榕
设备
1.大的鱼缸,或其它装鱼的东西,标准10立方厘米养1厘米鱼 和一个温度计
(这是必须的)
2.适宜的过滤设备,是个有利的好帮手,如:水好缸大水多但鱼少,可不用 建议上滤 (选用)第一层滤渣的滤棉我用的是 信友超级过滤棉(如有上滤,最好用)
3.适宜的底砂 不是特别的发烧友 用石英砂、或黑金沙就可以 ,观赏性强 利于种草 3到4厘米 (选用)
4.种水草 有几种吃草厉害的鱼,如种水草应该种便宜且生长快的轮叶黑藻(蜈蚣草、水蕴草)、苦草。或贵点但生长慢、鱼不大吃的水榕 (选用) 水草对生态平衡很有好处,有条件种的(建议种)
5.三菌,开缸和净水时用。硝化菌、酵母、妈咪爱、活性乳酸菌(选用)
6.加热棒 热带鱼冬天室温在22度以下的(必用) 金鱼、锦鲤(选用)
7.灯具 如能保证不被阳光直射又能保证每日足够的光照,可不用 (建议用)
买鱼
1.不选 瘦弱、肚子又扁的鱼
2.不选 身体表面有病变的鱼(如白(红)点、白(红)斑、体畸形、立鳞等)
3.不选 没定水的鱼
晒水(选一种)
一、太阳下暴晒至少1天的水
二、没有阳光阴暗处容器里困过一周的水
三、气爆过24小时以上的水
四、一个强灯贴近水面照射,气爆半小时即可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Q3: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英文俗名Guppy。属于鱼纲、鳉形目、花鳉鱼科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体型较娇小,其雄鱼个体长3厘米左右,色彩艳丽,背鳍相对较长而舒展,臀鳍演化成棒状交接器,尾鳍长大,其尾长可占体长的2/3左右;雌性个体一般长5~6厘米,色彩较雄鱼暗淡,背鳍和臀鳍正常,尾鳍是较小的圆扇形者居多。孔雀鱼喜欢集群在水中漂来游去,品种繁多,色彩或绚丽或纯净,可适合养殖者的不同欣赏品位。
一、前期准备
1.水族箱和玻璃缸的准备 水族箱和玻璃缸可直接由市场选购,新缸最好浸泡一周以上再用于养殖,用以消除缸体对水质的影响。因为孔雀鱼属于小型鱼类,一般选择0.6~1.0米长水族箱都可满足养殖需要。有条件最好设置在室内比较明亮的地方,为其提供接近原产地的长日照时间,这样既可以弥补光强不足,又节约了电费开支。
水族箱同时应配备过滤器,用以过滤、混匀和充氧。一般夏季可以不用加热棒加热,但当冬春季水温降低至18℃以下时,要使孔雀鱼健康生长和繁殖,必须配有加热棒以保持18℃以上的温度。水温计用于指示水体温度,确保加热棒正常工作,所以水温计和加热棒应该同时配备。
成熟的孔雀鱼不能和仔鱼一起饲养,可以将新生仔鱼捞到玻璃缸中暂养。玻璃缸搬动灵活,将其放到阳台上,光照后水体逐渐变绿,可以增加溶氧和产生仔、稚鱼喜食的天然活饵,这是鱼苗配合饵料的有益补充。但要注意每天进行少量换水,以保持水体溶氧的充足和新鲜。
2.营造合适的水环境 所有养殖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在使用之前,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20分钟。用净水或自来水洗净后,才可以加水放鱼,注意要加入经曝晒2~3天的自来水,消除氯气的毒害作用。如果没有曝晒的条件,也可以使用困6~7天的自来水。
3.孔雀鱼的选购 选购孔雀鱼时,应注意挑选游动活泼、尾鳍宽大、色彩艳丽、符合品种特征的鱼。雌鱼的比例差别不大。一缸中最好选择同一品系的孔雀鱼,以免后代出现杂交和退化品种。其数量或密度,可根据饲养容器的大小决定。1.0米的水族箱中饲养30多对孔雀鱼,不用过滤器都能生活得很好。还可以考虑适当搭配饲养几对大小相近的其他品种。注意放鱼时,达到温度一致时再放鱼。
二、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孔雀鱼是生活于水体上层的前上位口鱼类,其肠道略长于体长,所以它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饵料可以选择市场出售的孔雀鱼人工配合饵料,每天早、中、晚定期投喂。但要使孔雀鱼健康活泼、色彩艳丽,应间隔投喂肉食性饵料,如市售冰冻血虫或鱼虫,出售的活体应用高锰酸钾消毒15~20分钟,重复消毒后,洗净直接投喂(冰冻的血虫或鱼虫,已经过消毒的,用水化开后再投喂),一次投喂量以鱼5分钟内吃完为度;如果是血虫,除消毒、洗净外,还要将血虫剪成小段后才能投喂。否则不利于鱼苗的吞咽和摄食。
2.换水清污 孔雀鱼是耐污染鱼类,而不是喜污染鱼类,如果密度较大,尽量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新水,既可去除残饵粪便、增加观赏性,又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质;如果密度较小,可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减少换水次数或换水量。换水的同时可以加入少许食盐,既为孔雀鱼提供近于原产地的水体盐度,增强抗病力,又有助于保持它鲜艳的色泽、活泼的特性。
清污工具有观赏鱼市场出售的换水器具,但换水量较大,对较小的饲养容器不太适合。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自己动手制作。制作方法:购买输液管和注射器,在输液管的一端绑上一个小竹棍伸入水底,另外一端用注射器吸水排污。不仅制作简便,而且清污彻底。
3.鱼病的预防 养殖孔雀鱼最常见的是烂肤、烂尾病和肠炎病,投饵时,要 注意观察鱼体和其摄食强度。预防方法是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等温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除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外,还可以投喂经消毒的优质肉食性饵料,杜绝投喂未经消毒处理和变质的饵料。
三、繁殖期的管理
1.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繁殖简单,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般4个月左右性成熟,之后每月产仔一次。鱼体性成熟的标志:雌体腹部肥壮隆起,生殖口处出现黑色胎斑;雄体尾鳍和背鳍长大、飘逸、色泽鲜艳,并开始追逐雌鱼。
亲鱼产仔后有吞食仔鱼的习性,同样也会成为其他成鱼的一顿美餐,为了防止幼鱼被吃掉,在临近产期时,可将雌亲鱼捞出待产。或将临产亲鱼捞到设置隔离玻璃的一侧,里面放几株供鱼苗藏身的水草等附着物,这样仔鱼产出母体后,贴附在水草间就可暂时逃避被吞食的危险。待产仔结束后,将仔鱼捞出单养。
2.仔、幼鱼的饲养 仔鱼生出后伏于水底或贴附于水草之上,不久即能自由游泳和逃避敌害,开始阶段觅食能力较弱,且有卵黄囊提供营养,不会影响其生长。第二天即排出粪便,肠道贯通。此时即可定期投喂鱼苗的适口饵料。形成条件反射后,摄食和生长较好,后代成活率极高,也因此具有“百万鱼”之称。

wWw.bA∽zHisHI.com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