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Q1: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在夏天的夜晚,我有时能够看到明亮的一闪一闪小灯光在空中飞来飞去,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萤火虫。但你是否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
夜晚人们可以看到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行,这是由于萤火虫体内一种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与氧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光亮。这种被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像开关一样启动这种反应,当萤火虫产生虫萤光素酶的时候,这种反应就开始了,萤火虫便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
荧火虫的种类很多,在它们的腹部末端都有一个能发出绿色光辉的发光器官。它们白天伏在草丛中,夜晚飞出来活动。尾部的那盏绿色的小灯,把夜空装点得同幻境一般。难怪有人看了会害怕。荧火虫不仅成虫可以发光,就连卵、幼虫、蛹也会发光。成虫的腹部末端有个发光器。雄虫的发光器为两节,雌虫为一节。在发光器的透明皮肤下面有发光层和反光层。发光层呈黄白色,是一种叫作荧火素的蛋白质发光物质。当荧火虫呼吸时,这种荧火素便和吸进的氧化合成荧光素酶,于是,它们的尾部就开始一闪一闪地发光了。
能够发光的生物还有海洋中的藻类和萤科的其它昆虫,它们都是利用虫萤光素酶与氧气产生反应,从而发出光亮的。
萤火虫发光的原因
第一,发光是为了求偶。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雌雄之间发光相互吸引追逐,寻找自己满意的对象。
第二,发光是为了吓唬敌人。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Q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萤火虫为什么要发光?

一、萤火虫光的特点:

1、萤火虫的光是一种冷光,即有光但不发热;

2、萤火虫可以自己控制自己发不发光;

3、萤火虫的光会比较透亮;

4、发黄绿色光时异亮氨酸残基和氧化荧光素结合相当紧密,而发红光时两者结合相对松散;

5、萤火虫收到惊吓后自然会关闭光亮防止天敌发现自己,所以在你手里不发光可以解释为是被你吓的。

二、萤火虫发光的原因:

1、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因为在其发光器的部位,存在著一种含磷的发光质与一种催化酵素。萤火虫在发光器上会有一些气孔,由气孔引入空气后,发光质就会透过酵素的催化与氧进行氧化作用。然后透过这样的机制来发出光。

2、萤火虫的荧光是其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

萤火虫发出的光虽然很微弱,但还是有用处的.在中国古时候,就有捉萤火虫放入瓶中,照亮书本在夜间读书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在森林中巡逻时。为了阅读简短的命令而又不让敌方发现,就用萤火虫照明。

萤火虫发光的过程,可以用来说明一部分生物发光的机制.腺瞟吟核青三磷酸(简称ATP)是生物体细胞用以贮存能量的一种化合物,ATP可以与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发生作用,形成一种荧光瞟吟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在有氧存在时,产生荧光。所以,这种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在发光时并不产生热量。

萤火虫发光的作用:一、求偶——也就是说作为雌雄间传讯的讯号。由於一般在天空飞的成虫绝大部份是雄虫,而雌虫通常只在草丛里爬行,加上有些雌虫像陆生的台湾山窗萤、台湾窗萤、云南扁萤,甚至和雄虫有完全不同的外貌,这时它们为了求偶,便一闪一闪发出光来传讯信息。
二、警戒——当萤火虫受到外敌的干扰时,为了驱走敌人,便发出强烈的光吓退敌人,达到自保的目的,这种现象尤其在幼虫期特别明显。

Q3: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被捉后就不发光了

萤火虫发光简单说荧光素(luciferin)催化发连串复杂化反应;光即程所释放能量由于同种类萤火虫发光型式同种类间自形隔离萤火虫绝数种类雄虫发光器雌虫发光器或发光器较发达虽我印象萤火虫雄虫两节发光器、雌虫节发光器种情况仅现于熠萤亚科熠萤属(Luciola)及脉翅萤属(Curtos)像台湾窗萤(Pyrocoelia analis)雌雄都两节发光器两者区别于雌虫短翅型雄虫则翅型
萤火虫发光器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发光器构造比喻汽车车灯发光细胞车灯灯泡反射层细胞车灯灯罩发光细胞所发光集反射所虽光芒黑暗却让觉相明亮
萤火虫发光器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神经冲使原本处于抑制状态荧光素解除抑制萤火虫发光细胞内种含磷化物质称荧光素荧光素催化氧化伴随产能量便光形式释由于反应所产部能量都用发光2~10%能量转热能所萤火虫停我手我萤火虫光给烫所些称萤火虫发光冷光
至于萤火虫发光目早期者提假设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除求偶、沟通外其功能科家观察结或臆测直近几才者验证警示说:1999者奈特等发现误食萤火虫虫蜥蜴死亡证实虫发光除找寻配偶外警告其物作用;者安德伍德等1997鼠做试验证实幼虫发光于鼠具警示作用
萤火虫于夜晚发光行黑翅萤(Luciola cerata)例目前研究发现落雄虫始栖边飞边亮;雄虫始久雌虫便始现于栖周围高处(雌虫发光发光器节雄虫则两节发光器)晚7点直11点半左右其栖见百千萤火虫发光差晚11点半虫便逐渐停止发光且雄虫发光频率变化并非整晚发光频率都

Q4:萤火虫的尾部为什么会发光?

答:当然需要能量,消耗的是化学能,这些化学能存储在萤火虫体内。

萤火虫发的光,叫做荧光,其发光效率非常高,高达95%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只有极少量转化为热能。

而我们的普通荧光灯转化效率约50%,最高效率的LED灯是85%~90%。

萤火虫发光原理:萤火虫体内有专门的发光细胞,细胞内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会消耗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并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激发氧化荧光素释放光子。

反应方程分两步:

1:萤光素 + ATP --->萤光素化腺苷酸(luciferyl adenylate) + PPi

2:萤光素化腺苷酸 + O2--->氧萤光素 + AMP + 光

其中ATP就是被消耗的化学能(或者生物能),所以萤火虫发光,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Q5:萤火虫是靠什么发光的?


萤火虫是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有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中国几位专家的统计现发现的种类约有100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总共有150多种。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十分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睛是半圆球形的,雄性的眼睛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欢栖息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形态特征

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为它的尾部能发出萤光,所以名叫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欢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此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

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这时由鳃呼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侧会发光,大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平均只有5天的生命,进食成长都变得次要,在日落后的1小时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后,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时,雄虫才会飞往别处,继续发出荧光寻找配偶。

分布范围

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萤火虫世界上已知的共有2000多种分别属于8个亚科92属和亚属,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约54种,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

——以上摘自搜狗百科

www.∽BAzHIShI.CoM

猜你喜欢

更多